扫码订阅《 》或入驻星球,即可阅读文章!

GOLANG ROADMAP

阅读模式

  • 沉浸
  • 自动
  • 日常
首页
Go学习
  • Go学院

    • Go小课
    • Go视界
    • Go小考
    • Go实战
  • Go资源

    • 优质课程
    • 在线宝典
    • 资源下载
    • 帮找资源
训练营 🔥
  • Go体系课&实战训练营
  • 升值加薪陪跑训练营
Go求职
  • 求职刷题

    • 企业题库
    • 面试宝典
    • 求职面经
  • 求职服务

    • 内推互助
    • 求职助力
    • 内推公司
Go友会
  • 城市
  • 校园
推广返佣
  • 返佣排行
  • 返佣规则
  • 推广学院
实验区
  • Go周边
  • Go宝典

    • 推荐图书
    • 精品博文
  • Go开源

    • Go仓库
    • Go月刊
更多
  • 用户中心

    • 我的信息
    • 我的返佣
    • 我的消息
  • 玩转星球

    • 星球介绍
    • 星主权益
    • 吐槽专区
    • 成长记录
  • 合作交流

    • 商务合作
    • 讲师招募
    • 生态伙伴
author-avatar

GOLANG ROADMAP


首页
Go学习
  • Go学院

    • Go小课
    • Go视界
    • Go小考
    • Go实战
  • Go资源

    • 优质课程
    • 在线宝典
    • 资源下载
    • 帮找资源
训练营 🔥
  • Go体系课&实战训练营
  • 升值加薪陪跑训练营
Go求职
  • 求职刷题

    • 企业题库
    • 面试宝典
    • 求职面经
  • 求职服务

    • 内推互助
    • 求职助力
    • 内推公司
Go友会
  • 城市
  • 校园
推广返佣
  • 返佣排行
  • 返佣规则
  • 推广学院
实验区
  • Go周边
  • Go宝典

    • 推荐图书
    • 精品博文
  • Go开源

    • Go仓库
    • Go月刊
更多
  • 用户中心

    • 我的信息
    • 我的返佣
    • 我的消息
  • 玩转星球

    • 星球介绍
    • 星主权益
    • 吐槽专区
    • 成长记录
  • 合作交流

    • 商务合作
    • 讲师招募
    • 生态伙伴
  • 宝典简介

    • Go语言问题集
  • channel

  • map

  • interface

    • Go 语言与鸭子类型的关系
    • 值接收者和指针接收者的区别
    • iface 和 eface 的区别是什么
    • 接口的动态类型和动态值
    • 编译器自动检测类型是否实现接口
    • 接口的构造过程是怎样的
    • 类型转换和断言的区别
    • 接口转换的原理
    • 如何用 interface 实现多态
    • Go 接口与 C++ 接口有何异同
  • 标准库-context

  • 标准库-unsafe

  • goroutine调度器

  • 编译和链接

  • 反射

  • 数组和切片

  • GC的认识

扫码订阅《 》或入驻星球,即可阅读文章!

如何用 interface 实现多态


qcrao

Go 语言并没有设计诸如虚函数、纯虚函数、继承、多重继承等概念,但它通过接口却非常优雅地支持了面向对象的特性。

多态是一种运行期的行为,它有以下几个特点:

  1. 一种类型具有多种类型的能力
  2. 允许不同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灵活的反应
  3. 以一种通用的方式对待个使用的对象
  4. 非动态语言必须通过继承和接口的方式来实现

看一个实现了多态的代码例子:

package main

import "fmt"

func main() {
	qcrao := Student{age: 18}
	whatJob(&qcrao)

	growUp(&qcrao)
	fmt.Println(qcrao)

	stefno := Programmer{age: 100}
	whatJob(stefno)

	growUp(stefno)
	fmt.Println(stefno)
}

func whatJob(p Person) {
	p.job()
}

func growUp(p Person) {
	p.growUp()
}

type Person interface {
	job()
	growUp()
}

type Student struct {
	age int
}

func (p Student) job() {
	fmt.Println("I am a student.")
	return
}

func (p *Student) growUp() {
	p.age += 1
	return
}

type Programmer struct {
	age int
}

func (p Programmer) job() {
	fmt.Println("I am a programmer.")
	return
}

func (p Programmer) growUp() {
	// 程序员老得太快 ^_^
	p.age += 10
	return
}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55
56
57
58
59

代码里先定义了 1 个 Person 接口,包含两个函数:

job()
growUp()
1
2

然后,又定义了 2 个结构体,Student 和 Programmer,同时,类型 *Student、Programmer 实现了 Person 接口定义的两个函数。注意,*Student 类型实现了接口, Student 类型却没有。

之后,我又定义了函数参数是 Person 接口的两个函数:

func whatJob(p Person)
func growUp(p Person)
1
2

main 函数里先生成 Student 和 Programmer 的对象,再将它们分别传入到函数 whatJob 和 growUp。函数中,直接调用接口函数,实际执行的时候是看最终传入的实体类型是什么,调用的是实体类型实现的函数。于是,不同对象针对同一消息就有多种表现,多态就实现了。

更深入一点来说的话,在函数 whatJob() 或者 growUp() 内部,接口 person 绑定了实体类型 *Student 或者 Programmer。根据前面分析的 iface 源码,这里会直接调用 fun 里保存的函数,类似于: s.tab->fun[0],而因为 fun 数组里保存的是实体类型实现的函数,所以当函数传入不同的实体类型时,调用的实际上是不同的函数实现,从而实现多态。

运行一下代码:

I am a student.
{19}
I am a programmer.
{100}
1
2
3
4

# 参考资料

【各种面向对象的名词】https://cyent.github.io/golang/other/oo/

【多态与鸭子类型】https://www.jb51.net/article/116025.htm